11月7日下午,“院士进校园”磁湖学术活动系列报告会在教育大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创院院长孙昌璞受邀为师生作报告。校学工部、科发院、物电学院、研工部、材料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各理工科学院师生代表共500余人参加。报告会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爱龙主持。

孙昌璞院士以“从创造性学习到科学研究”为主题,深入探讨“创造性学习”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推动科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他从实践层面剖析了“创造性学习”的内涵,强调其超越被动接受知识,注重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特征。他结合自身学习和教学科研经历阐述了如何通过创造性学习实现从知识学习者到知识创造者的飞越。他认为,科技强国建设离不开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植于创造性学习的沃土,通过长期积累、脚踏实地,最终迈向科学前沿,开展真正有意义的科学研究。他通过广义相对论预言的“验证”和天使粒子“发现”等具体事例,展示了科学精神在知识创造过程中的实践意义。他强调,科学精神的核心在于求真务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个人品德、科学道德对学术成就的取得作用深远。

吴爱龙在总结时指出,此次报告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指导,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迪,点亮了师生从学习迈向创新、从积累转为创造的科研道路。他希望全体师生都能以孙昌璞院士为榜样,在求知路上脚踏实地、不惧困难,用坚定纯粹的科学精神朝着目标努力钻研,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