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11月15日,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鸿骐志愿服务宣讲团与黄石市博物馆于博学堂联合开展“贝影流光,钿彩传芳”非遗螺钿技艺主题活动。
宣讲团成员以“螺钿里的流光岁月”为主题,为孩子们讲解螺钿技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从商朝萌芽到唐代兴盛,螺钿以贝壳为原料,经切割、打磨、镶嵌等多道工序,化作器物表面流光溢彩的图案,凝聚着古人对自然与生活的审美智慧。孩子们在互动中踊跃发言,积极辨认螺钿材质与图案寓意,在轻松氛围中建立起对这项千年技艺的初步认知。

随后,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进入“创意手工”环节,教大家用镊子夹取五彩贝壳薄片,在蝴蝶、竹子等造型的金属底胚上进行粘贴装饰,并点缀以小珍珠,最后覆盖光油“保护膜”,完成属于自己的螺钿作品。孩子们专注投入,每一片贝壳的拼贴都体现了他们对传统工艺的理解与再创造。现场气氛热烈,作品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切感受到螺钿技艺的精妙与非遗传习的乐趣。

活动最后,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螺钿作品,并分享创作灵感与心得体会。本次活动以“文化讲解+手工体验”的形式,将非遗知识传授与思政美育相融合,不仅提升了青少年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也让他们能更深刻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