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落实家校联系互动机制,加强资助育人工作品牌建设,经研究,决定于2023年暑期持续开展“百师进百家访百生”(三百)家访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家校合力,提升育人成效,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活动内容
家访对象以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及少数民族学生为主,各学院要坚持问题导向,摸清家访学生情况,做好日常关怀与进家门关爱、物质帮扶与精神关爱、线上家访与线下走访“三个相结合”。通过家访,了解掌握学生成长环境、家庭氛围、亲子互动、发展困惑等情况,为提升学生工作实效,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参考,切实关心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1.百师进百家访百生·送上情。组织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进村入户,面向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宣传宣讲国家、湖北省、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类资助政策,把资助政策和温暖送到学生家庭手中(包括国家各类奖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学校各类奖助学金的申请条件、评审程序、资助标准等)。
2.百师进百家访百生·送校情。通过家访,宣传推介学校50年办学历史、科研成就、育人特色等情况,帮助学生及家长增进对学校的认知,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做好校友联络互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3.百师进百家访百生·送学情。通过拉家常、摆龙门阵的方式,客观真实的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状态、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与学生及家长深入交流,剖析学生成长的困惑,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家校协同育人。
4.百师进百家访百生·送温情。通过家访,将安全教育知识送上门,进一步普及防诈骗、防溺水、防意外、反邪教等安全知识。通过开展“爱在行走间·把爱送回家”活动,以“为家庭点亮微心愿”“为学生解决小困难”等特色活动,力所能及的解决学生及家长的急难愁盼问题,将学校的“小举动、千分爱”传递给受访家庭。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家访活动是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的重要抓手,各学院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确定家访对象、制定家访路线,积极发动领导干部、师生党员、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等群体力量,同时也鼓励各学院联系对应的挂点校领导、职能部门,共同开展家访育人工作。
2.细化举措,压实责任。各学院要结合学生在校现实表现,真正做把困难学生情况摸清摸透,遴选受访学生,打通专业年级壁垒,统筹规划路线,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家访活动。请各学院将电子版“三百”家访活动方案、“三百”活动受访学生信息一览表(附件3),于7月6日前报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3.创新形式,加强宣传。各学院要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创新工作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家访教育活动,不断总结凝练育人经验,及时记录留存图片、视频资料,进行宣传报道和成果展示。请各学院活动结束后,将活动总结和好的做法报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附:材料提交清单
(一)前期准备:7月6日下午5:00前提交电子版“三百”家访活动方案、“三百”活动受访学生信息一览表(附件3)。
(二)活动过程中:各学院活动开展过程中请及时报送活动相关图文资料(截图、照片、视频、文字说明等)。
(三)活动结束后:9月3日各学院需提交以下材料:
1.“三百”活动受访对象家庭情况调查表(附件1)和“三百”家访活动访谈记录表(附件2)或扫描件;
2.“三百”活动受访学生信息一览表(附件3)电子版;
3.“爱在行走间,把爱送回家”暖心特色活动一览表(附件4)电子版;
4.励志典型材料。挖掘品学兼优的学生典型,了解学生成长轨迹,讲述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立自强、诚实守信、感恩奉献的突出事例。每个学院报送1-2名典型学生,提交学生电子生活照一张(照片清晰、非自拍)及1000左右的事迹材料(以第三人称写,主标题要突出材料主题,副标题标注学生学院、专业、姓名);
5.“三百”活动总结报告(1500字左右)电子版。
6.“三百”家访材料汇编电子版和纸质版,纸质材料要求胶装,材料汇编内容包括学院家访活动方案、受访学生信息一览表、受访对象家庭情况调查表和记录表、励志典型事迹材料、宣传报道、活动总结等内容。
请将以上电子材料发送至邮箱zizhu_xgc@hbnu.edu.cn。纸质材料交至若水轩408办公室。
联系人:宫桃子
联系电话:0714-6570179
附件:
附件4:“爱在行走间,把爱送回家”暖心特色活动一览表.xlsx
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2023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