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学工动态

生命科学学院“学风筑基一二三四五,育才赋能谱华章”

发布者:学生工作部发布时间:2025-05-16浏览次数:10

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学风建设是关键一环。生命科学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套全面且具特色的“一二三四五”学风建设模式,成效显著。

1:生命科学学院2025届毕业生考研风采展

一、完善一套制度体系,夯实学风建设根基

学院结合专业特色,精心制定《生命科学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搭建起全员参与学风建设的平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综合测评与奖学金评定等系列规章制度。同时,与学生签订学风建设目标责任书、诚信考试承诺书、安全稳定责任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确保制度有效执行,学院成立学风建设督查组,通过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及时发现违纪和学习困难的学生。班主任、辅导员与之谈心,深入了解情况,找出问题症结。检查结果反馈给领导小组,以便调整教育引导方案,精准推动学风建设。

2: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余涛为“劲牌”“蓝图”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二、建强两支队伍建设,凝聚学风建设合力

(一)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全局

学院组建以主要领导为组长,教研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为组员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定期召开学风建设专题会议从整体上规划学风建设方向,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确保学风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3:在班主任会议上,院党委书记刘洋强调了学风建设工作要求

(二)专业本科生导师团队精准指导

涵盖领导干部、专业教师、班主任及优秀校友的专业本科生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在学业上,导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解答专业疑惑;在科研方面,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在职业规划上,凭借丰富经验为学生提供建议,助力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4:在本科生导师双选会现场,学生们认真聆听导师们的讲解,深入了解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指导计划

三、树立三类榜样,引领学风新风尚

学院通过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优秀集体,树立起众多榜样典型。这些榜样发挥着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院营造出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一)优秀教师榜样

学院定期举办“教师发展沙龙”,邀请优秀班主任和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分享他们的宝贵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发。在沙龙活动中,其他教师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挑战,并通过集体讨论形成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共同提升育人水平。

5:沙龙活动中优秀班主任侯建军教授分享班风学风建设经验

(二)优秀学生榜样

学院通过评选“大学生年度人物”“学术科技之星”“学习标兵”“优秀党员”等,精心树立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榜样。这些榜样学生不仅在学术和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更在思想引领和品德修养方面展现出优秀品质。他们积极向低年级学生传授宝贵的学习经验和科研心得,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激励更多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奋进,追求卓越。

6:学生党员、“泰隆之星”奖学金获得者杨美多分享考研经验

(三)优秀集体榜样

学院通过评选“文明宿舍”“优秀班集体”等活动,积极树立优秀集体榜样。在这些优秀集体中,文明宿舍制定了独特的公约,成员们相互监督学习时间,共享学习资料,交流学习心得,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宿舍学习文化。同时,优秀班集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为全院学生树立了榜样,推动了学院整体学风建设的提升。

7:文明宿舍分享宿舍暖心故事

四、聚焦四个阶段,分类推进学风建设

(一)大一年级:入学适应与专业认同培养

大一新生入学,学院领导进行入学教育,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教研室主任讲授“开学第一课”,介绍专业知识与科学家精神;班主任介绍学院发展和教学情况;辅导员讲解培养方案和纪律要求。一系列举措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8:院长胡远亮为新生讲授入学第一课

9:班主任徐坤老师以“学业规划”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

(二)大二年级:学业发展与专业素养提升

学院启动“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配备导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深化专业课程学习,组织专业讲座,让学生接触前沿知识;强化实践教学,举办教师技能大赛、创意标本制作大赛、美食文化节等活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夯实专业基础。

10:品牌活动美食文化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夯实专业基础

11:动物标本馆讲解员运用专业知识为黄石三中学生讲解动物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大三年级:能力提升与科技创新强化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科技创新赛事,并安排专业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在竞赛中提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广泛拓展实习基地,精心组织多样化的实习见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其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同时,大力推进访学项目,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1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前往湖北首家科创板上市高新企业——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课程见习活动

13:学生党员田乐宜在学生“一站式”社区分享游学经验

(四)大四年级:发展领航与升学就业指导

举办就业经验分享会,邀请行业专家、优秀校友分享职场经验,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市场机遇与挑战,做好就业规划。辅导员解读升学去向,提供保研考研备考建议,组织考研指导与考研经验分享活动。开展“简历”门诊活动,进行简历撰写、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培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职业适应能力,为学生顺利升学就业保驾护航。

14:就业标兵马静莹分享考编经验

五、凝聚五方力量,构建协同育人格局

(一)领导班子:统筹规划,解决难题

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深入一线了解工作进展,确保学风建设方向正确、措施得力、实施高效。在此基础上,学院建立了院领导“一对一”对接学生制度,每位院领导定点对接一个班级、宿舍、学生,定期深入学生群体,通过走访宿舍、面对面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同时,院领导结合学生反馈,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学风建设提供精准指导和有力支持,切实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15:副院长涂俊铭对接毕业班作考研指导报告

(二)专业教师:精心指导,传授知识

本科生导师,一方面,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业规划,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另一方面,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参与“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科技创新赛事,培养其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密切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提供实习推荐和精准的就业指导,全方位助力学生在学业、科研和职业发展上稳步前行,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保驾护航。

16: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获奖证书

17: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赛获奖证书

(三)校友导师:规划职业,指引方向

为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提升其实践能力,学院积极聘请优秀校友担任校外导师。他们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项目实训、组织行业研讨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前沿的职业技能,分享宝贵的行业经验与职场心得。同时,校外导师结合自身职业发展路径,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导师们还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建议、实习机会推荐以及就业指导,助力学生在毕业后顺利融入职场,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无缝衔接。

18:优秀校友诺敏科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覃元元受邀分享就业经验

19:优秀校友汇毓安莱博(苏州)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夏彧作交流分享

(四)学工团队:用心服务,搭建平台

学工团队致力于为学生搭建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平台,建立学习互助小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学术交流。定期与任课教师、班主任通协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困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帮助。提供学业辅导、心理疏导支持,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助力,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严谨求实的良好学习环境,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能力的优秀人才。

20:学工办组织英语能力模拟考试

21:学工办举行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支持计划

(五)学生朋辈:互助带动,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朋辈示范与互助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周日晚点名、班会、团会以及学生社区等多元平台,热情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时间管理方法和备考技巧。毕业学生精心整理并归档自己的学习资料,无私地分享给低年级学生。不仅实现了学习资料的传承,更是一种学习精神的延续,彰显了学校优良学风的代代相传。通过这些方式,优秀学生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传递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励着更多学生在学业道路上奋勇前行,努力营造出一个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22:毕业生学习笔记留存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学风建设体系,营造了崇学尚学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学生成长成才。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学风建设机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磁湖路11号 邮编:435002

联系电话:(0714)6574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