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学生工作部在至诚“一站式”社区开展了第二十一期至诚学子讲堂。本次活动以“砥砺初心炼本色,赓续壮志写篇章”为主题,“一站式”学生社区指导老师孙玉钟,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辅导员老师王娜和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黄镜彬,中共党员,退役大学生,曾服役于西藏军区某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原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届优秀毕业生,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并于今年成功硕博连读。服役期间,他参与西藏反恐维稳任务,获“优秀义务兵”表彰;本科与硕士期间,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2项、奖学金9项,发表SSCI等论文11篇、授权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活动伊始,全体师生共同观看暖场视频。
黄镜彬以“雪域高原的守望者、无涯学海的追梦者、时代巨轮的奋斗者”三个篇章展开分享,回顾了从边疆战士到科研先锋的蜕变历程。他用数张驻藏影像展现军营点滴对意志的锤炼,坦言“高原的极端环境教会我在绝境中触底反弹”。作为《湖北省教育数字典型案例》《湖北智慧教育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参与者,他分享了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前沿热点,并表示“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与教育强省建设中,青年学子要勇敢追逐科研报国的理想”。面对成长困惑时,他呼吁学子们要明确未来方向、借力师友协作、探索科学方法、坚持每日锻炼。
提问环节中,与会者举手参与互动,黄镜彬针对现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条理清晰的解答。
最后,孙玉钟将黄镜彬的成长概括为:完成了从广西边陲到荆楚学子、从参军报国到科研报国、从紧握钢枪到手执笔墨的三大跨越。军营赋予的顽强韧性,是其攀登科研高峰的底气和支撑。高原服役的宝贵经历,已然成为生命里“不可磨灭的奉献勋章”。 他以此范激励同学们:摒弃“假性努力”,树立清晰目标,坚持科学规划,方能锻造出堪当大任的硬核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