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声声,五月摇金,湖北师范大学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战略部署,以《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纲领,坚持“健康第一、预防为主、干预精准”原则,创新性地开展了5月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活动以“Color Your Heart心随色动”为主题,校级活动涵盖心理游园会、团体辅导、心理微课、心理剧、最美笑脸大赛和活动成果展示等6项;院级活动多达14项,依托各学院的专业特色设计内容,部分活动采取跨学院联合形式,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围绕红、黄、蓝、绿、紫五大主题展开。通过色彩疗愈、艺术表达、场景互动等丰富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内心世界,激发自身生命活力,着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的心理根基。
一、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心理游园会
本次心理游园会16个学院共同参与,以红、黄、蓝、绿、紫五色为主题开展趣味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红色主题活动中,“巅峰爆破战”让同学们在激烈对抗中释放压力,体会团队协作;黄色主题的“智叠风暴・报纸大冒险”,以趣味竞技激发思维活力与默契;蓝色主题的“解密蓝色逻辑”,通过解题闯关磨砺理性思维;绿色主题的“心芽培育计划”,帮助大家转化负面情绪,焕发新生机;紫色主题的“紫墨流韵心画”,以艺术创作引领心灵探索与放松。近千名同学在活动中舒缓了学业压力,提升了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收获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二)团体辅导活动
为全方位关注师生心理健康与成长需求,湖北师范大学围绕教职工与学生群体,分层分类开展特色团体辅导活动。一方面聚焦辅导员工作压力与职业发展,另一方面着眼学生自我认知与人际互动提升,以多样化活动形式助力师生身心健康与个人成长。
为关爱辅导员身心健康,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与心理韧性,湖北师范大学精心策划并举办了系列教职工减压工作坊,共三期特色活动,分别是“花间序语,指尖疗愈”--辅导员身心减压工作坊、“焙感幸福,甜愈心灵”--辅导员烘焙时光减压站、“花沁心扉,香释压力”--辅导员减压香疗之旅。通过这些活动,引导辅导员在侍弄花草、烘焙操作、香疗体验中舒缓神经、释放压力、放松身心,学习实用的自我关爱与减压技巧,为投入立德树人工作注入新心能量。
为了帮助同学们深化自我认知、提升人际联结能力,并探索内在世界的奥秘,湖北师范大学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三期主题鲜明的团体辅导活动,分别是“共建温暖小窝--女生/男生寝室关系团体”、“拒绝恋爱脑--远离 PUA 团体”和“释梦·个人成长团体”。通过这些互动性强、体验丰富的团体活动,引导同学们学习宿舍矛盾化解与有效沟通的艺术,理解亲密关系中的需求与边界,重塑健康的恋爱认知与互动模式,并借助梦境解析这一独特视角,解锁潜意识的语言,增进对自我深层情绪、未解议题与内在资源的觉察,从而更自信、从容地面对现实生活与未来挑战。
(三)心理健康微课
本次心理健康微课以“灿若繁星,与光同行”为主题展开,各位老师分别围绕“网络滤镜下的真实情感探索”“代际沟通中的自我平衡”“打破人格标签的自我觉醒”“虚拟社交的情感代偿作用”“网络沉迷背后的心理需求”以及“功能性亲密关系的深度思考”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入讲解。通过生动的案例解析与实用的方法指导,积极引导同学们直面数字时代的心理挑战,深入理解自身与他人的情感需求,学习在复杂环境中构建健康的心理边界与互动模式。活动有效提升了同学们在虚拟与现实交织情境下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了其内在需求的觉察、自我认同的强化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心理剧
为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4月27日晚,湖北师范大学第十七届大学生心理剧大赛在湖师大礼堂成功举办。本次大赛八支参赛队伍以饱满的情绪、生动的演绎,将大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惑与蜕变历程搬上舞台,引发全场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赛事旨在通过戏剧化表达唤醒师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推动形成“理解、接纳、互助”的校园心理文化,为构建阳光和谐的育人环境注入温暖力量。
(五)最美笑脸大赛
为展现青春风貌,传递积极能量,以“笑容”为载体,有效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观念,培育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学校举办“晴空计划--最美笑脸大赛”,征集数百份投稿,这些作品记录志愿瞬间、融入家国理想,以笑容传播阳光心态,搭建心理育人平台。这次活动创新了活动形式,全方位地护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青春的笑容永远绽放在湖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六)活动成果展示
为让同学们放松身心、营造温暖校园氛围、树立积极心理健康观念,在琼林苑门口开展了以“心向光芒,自育成诗--5.25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成果展示”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在“未来三行诗”中与内心交流,在“诗漆扇”活动里舒缓压力、提升素养,“心理大富翁”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此外,多个学院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活动成果,有效缓解了同学们的压力。此次活动以诗意表达、艺术创作和趣味互动,传递了“关爱自我、悦纳成长”的理念,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助力同学们心灵成长。
二、院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赤色映心,锻铸勇毅
赤色燃情,迸发生命热力。体育学院开展“强健体魄・阳光心灵”--体能·心理双修复计划,将红色的热烈与激情注入体育活动。同学们在体能训练与趣味竞赛中,尽情挥洒汗水,释放压力;在团队协作的呐喊声中,凝聚起炽热的力量,以蓬勃的生命力展现青春风采。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知心同行,悦纳自我”心理素质技能大赛,参赛者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迎接挑战,用红色的热情诠释对自我成长的追求,在竞技中锤炼心理韧性,让红色成为勇气与拼搏的象征。
(二)明辉沐心,启迪希望
明黄焕彩,传递欢乐希望。文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携手推出的“童年重启”计划,以明亮的黄色为基调,带领同学们重拾童年的纯真与快乐。在充满童趣的游戏与艺术表演中,大家敞开心扉,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让黄色的温暖驱散心灵的阴霾。历史文化学院的“甜蜜抱抱之零食大作战”,以零食为媒介,用甜蜜与欢乐串联起同学情谊,活动现场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氛围,黄色的活力与希望在分享与互动中悄然传递。
(三)湛蓝宁思,澄澈心境
靛蓝启智,探索理性之光。数学与统计学院展开“心识竞航・寓剧筑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蓝色为理性底色,通过心理情景剧表演与知识竞答,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心理健康问题,在逻辑的海洋中探寻心灵奥秘。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的“‘盒’解心事,绘梦植情--大学生宿舍关系互助成长计划”,借助创意手工与互动游戏,让同学们在解决宿舍关系难题的过程中,锻炼理性思维,用蓝色的智慧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让蓝色成为理性与智慧的代名词。
(四)绿意润长,向阳而生
青绿润心,滋养生命成长。教育科学学院的“镜界・遇见更好的自己--MBTI人格探索行动”,以绿色为生命之色,帮助同学们探索自我、认知自我,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在自我发现中不断成长。外国语学院的“非遗润心,布贴传情”创意环保手工大赛暨沉浸式疗愈体验,将非遗技艺与环保理念相结合,同学们在手工创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绿色的生态氛围里舒缓身心。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校园疗愈角落DIY计划”,以绿植与自然元素装点校园角落,为同学们打造心灵休憩的绿洲,在绿色的怀抱中,重获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五)紫韵焕新,匠心独运
紫韵生辉,激发创意灵感。美术学院的“胶绘・发间的色彩”,以紫色的神秘与浪漫为灵感源泉,同学们发挥创意,将色彩与发卡结合,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中探索自我,释放情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心手相印,共绘心灵阳光--班级团体艺术疗愈行动”,通过集体绘画创作,让同学们在紫色的创意氛围中,表达内心想法,增进彼此理解,激发无限创意潜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心熔铸:心理韧性锻造计划”,借助材料工艺与心理活动的融合,让同学们在创新实践中锻造心理韧性,紫色的创意与坚韧在此交织,成为心灵成长的独特印记。生命科学学院的“甜道心间&幸福夸夸会”,大家用甜蜜的话语与创意的互动,营造温馨氛围,在紫色般神秘又美好的情感交流中,收获温暖与自信。
据悉,湖北师范大学“5·25”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1年,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持续开展“万有引力”连续团体辅导活动、“灿若繁星,与光同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微课和心理剧大赛等活动。各学院也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协同开展了融合自身专业特色的心理育人活动,积极探索科研实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并通过多学院联动创新活动形式,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通过实践强化学生的体验,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关注心理健康、塑造阳光人生,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通讯员:樊楠)